海鲜加啤酒
痛风“好朋友”
近期
随着螃蟹等应季海鲜集中上市
不少人有人因为这一口
吃进了医院
01
痛风找上门!
45岁男子坐轮椅来就诊
近日,45岁吴先生坐着轮椅被家人推进诊室,他的左脚踝肿胀得有些变形。“医生,您快看看,我凌晨6点突然疼醒,之前一点感觉都没有,现在站都站不起来!”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覃文副主任医师检查发现,吴先生的左踝关节又红又烫,轻轻一碰就有强烈的痛感。
吴先生表示,前一晚他跟朋友聚餐,明明也就吃了几只螃蟹,还喝了点啤酒。“当时觉得痛快,没想到第二天就遭罪了。”
翻看患者的既往病历,覃医生发现吴先生此前尿酸就超过500μmol/L,此次急性发作时检测尿酸为480μmol/L。随后覃医生了解到,这已经是吴先生第二次痛风发作。几年前第一次发作后,他并没有重视,才让这次疼痛来得更猛烈。
展开剩余75%不少痛风患者都有这样的困惑,为什么关节疼得最厉害的急性发作期,去医院一查,血尿酸水平反而比平时还低?
“其实,这种“反常”现象在临床上并不少见。痛风急性发作时,身体处于强烈的炎症和应激状态,会激活一系列代谢反应。此时,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能力反而可能增强,导致血液中的尿酸通过尿液大量排出,从而出现血尿酸水平“不升反降”的现象。 此外,在疼痛刺激下,患者往往自觉减少高嘌呤饮食,饮食更清淡,导致体内尿酸生成减少。这种“摄入减少+排泄增加”的双重作用,进一步拉低了血尿酸浓度。”覃医生提醒,想测准自己的基础尿酸水平,得在痛风没发作的时候,或者发作两周后再检测尿酸。
02
年轻人也中招?
20岁大学生尿酸飙至600
“除了中年患者,痛风也开始盯上年轻人。”覃文说,最近她还接诊过一位20多岁的学生,身高1米8,体重却有220斤,当时还是是妈妈陪着来就诊的。原来孩子体检时查出尿酸高达570-600μmol/L,妈妈担心得不行。
“孩子平时就爱喝含糖饮料,聚餐总吃油炸、烧烤,体重一路涨,尿酸也跟着高了。”好在这位学生还没发作痛风,覃医生让他先从控制饮食、减重、多饮水开始调整,“要是能坚持,有些年轻患者的尿酸能慢慢降回正常,但要是管不住嘴,就算年纪小,也可能需要吃药控制。”
覃文强调,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“前奏”,男性血尿酸应低于420μmol/L,女性应低于360μmol/L。
虽然不是所有高尿酸都会发展成痛风,但痛风患者一定有高尿酸问题。而痛风的痛,远比想象中难熬,患者们常形容“像刀割一样”“骨头被虫子啃”,红肿的关节摸起来还发烫。
另外,因为夜间血液循环变慢,尿酸盐结晶更容易沉积在关节周围,就像小石子一样刺激关节,引发炎症,不少人会在半夜痛醒。如果尿酸长期没控制住,结晶会越积越多,痛风发作会从一年1-2次,慢慢变成一月数次,严重时还会形成痛风石,破坏关节导致残疾,甚至沉积到肾脏、心脏等器官,引起痛风性肾病,甚至尿毒症等疾病。
03
国庆饮食避雷指南!
这些“高嘌呤刺客”要当心!
国庆假期,聚餐里不少热门菜都是痛风的风险项。除了大家熟知的啤酒、螃蟹,覃医生提醒,动物内脏、沙丁鱼、带鱼、秋刀鱼、小鱼干、虾膏、鱼籽的嘌呤含量极高,一定要少吃;容易被忽略的紫菜,其实也是高嘌呤食物。
另外,不管是含糖还是标着“无糖”的高糖饮料,都建议戒掉。可以吃一些新鲜水果,里面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能帮尿酸排泄,尤其是车厘子、草莓这类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,对控制尿酸还有好处。如果想吃海鲜,海蜇皮、海参是低嘌呤选择,非发作期可以正常吃。
覃医生建议,预防痛风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:
一是控制饮食,避开高嘌呤、高糖食物;
二是减重,肥胖人群脂肪细胞多且活跃,核酸代谢产生的尿酸也多,且常伴随高脂高糖饮食,会加重尿酸问题;
三是多喝水,每天喝2000-3000毫升,淡柠檬茶、淡黑咖啡都可以,别喝浓茶;
四是适当锻炼,促进代谢。如果突然出现关节红肿热痛,一定要及时风湿免疫科就医。
就算没有相关病史,假期后也可以查一查尿酸,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远离健康风险,过个轻松健康的假期。
来源: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发布于:北京市财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